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深入實施《工業節能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 33 號),嚴格執行《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國家標準,進一步強化重點用能設備節能管理,加快高效節能電機推廣應用,持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節能優先,以電機系統生產制造、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和產業服務為重點方向,積極實施節能改造升級和能量系統優化,不斷提升電機系統能效,支撐重點行業和領域節能提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二)主要目標到 2023 年,高效節能電機年產量達到 1.7 億千瓦,在役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 20%以上,實現年節電量 490 億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 1500 萬噸,減排二氧化碳 2800 萬噸。推廣應 用一批關鍵核心材料、部件和工藝技術裝備,形成一批骨干優勢制造企業,促進電機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擴大高效節能電機綠色供給 1. 加快提升綠色設計能力。積極推進電機系統全生命周期綠色設計,鼓勵通過電機性能優化、鐵芯高效化、機殼輕量化等系統化創新設計,綜合提升電機產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優化風機、水泵葉輪尺寸和線型,大力發展與高效節能電機合理匹配的新一代風機、水泵產品。 2. 大力推動基礎材料及零部件綠色升級。加快高效節能電機關鍵配套材料創新升級,提升高性能電磁線、高磁感低損耗冷軋硅鋼片、輕稀土永磁、水性絕緣漆及防銹漆、低揮發無溶劑浸漬漆等材料綠色化水平。優化升級高效節能電機生產工藝裝置和模具,加快應用消失模鑄造、近凈成形等技術,提升機座、端蓋鑄件等綠色生產能力。 3. 持續提高電機產品綠色制造水平。加快推廣定子正弦繞組、轉子沖片沖槽切氣隙、轉子低壓鑄鋁、轉子閉口槽等工藝,提升高效節能電機生產保障能力。加快應用定轉子沖片級進模高速沖、自動搖擺沖、自動壓裝、自動噴漆、自動繞線嵌線等設備,提升電機生產自動化水平。鼓勵使用能源管理、電能回饋式電機試驗等能源計量監控和優化利用系統。
(二)拓展高效節能電機產業鏈 4. 加快推進電機系統技術創新。推動風機、泵、壓縮機等電機系統節能技術研發,加快應用離心式風機、水泵等二次方轉矩特性類負載與高效節能電機匹配技術、低速大轉矩直驅技術、高速直驅技術、伺服驅動技術等,提高電機系統效率和質量。進一步優化電機控制算法與控制性能,加快突破永磁電機效率最優控制和無位置傳感器磁阻電機參數精確辯識等技術。 5. 積極實施電機高效再制造。推動完善廢舊電機回收利用體系,鼓勵廢舊電機回收利用、電機高效再制造與電機使用企業加強合作,創新電機高效再制造運營模式。加強再制造電機與負載匹配技術研究,推進再制造電機質量控制、工藝裝備和檢測能力建設。組織開展電機高效再制造產品認定,進一步規范再制造電機生產,引導再制造電機產品應用。
(三)加快高效節能電機推廣應用 6. 開展存量電機節能改造。鼓勵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紡織等重點工業行業開展用能設備節能診斷,結合設備能效水平和運行維護情況,評估先進節能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潛力。引導企業實施電機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優先選用高效節能電機,加快淘汰不符合現行國家能效標準要求的落后低效電機。鼓勵企業對低效運行的風機、泵、壓縮機等電機系統開展匹配性節能改造和運行控制優化等。 7. 加大高效節能電機應用力度。細分負載特性及不同工況,針對風機、水泵、壓縮機、機床等通用設備,鼓勵采用 2 級能效及以上的電動機。針對變負荷運行工況,推廣 2 級能效及以上的變頻調速永磁電機。針對使用變速箱